DB5111∕T 49-2024 西坝生姜 种姜繁殖技术规程(乐山市)

ID

190071463BC044AA864B18BEFC5B54A5

文件大小(MB)

0.27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05 5111,四川省( 乐山市) 地方标准,DB5111/T 49—2024,西坝生姜种姜繁殖技术规程,2024-08-20 发布2024-10-01 实施,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111/T 49—2024,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1,5 繁种技术.1,5.1 选种.2,5.2 姜种处理..2,5.3 催芽.2,5.4 整地.2,5.5 播种.3,6 田间管理.3,6.1 出苗前管理.3,6.2 幼苗期4,6.3 三杈期4,6.4 旺盛生长期.4,6.5 中耕除草..4,7 病虫害防治4,7.1 防治原则..4,7.2 生态调控..4,7.3 理化诱控..5,7.4 化学防治..5,8 采收 5,8.1 采收时间..5,8.2 采收方法..6,9 废弃物处理6,10 生产档案..6,DB5111/T 49—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乐山市五通桥区农业农村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乐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乐山市经济作,物站、乐山市土肥站、乐山市农学会、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生姜协会、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生姜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平、徐勇、韩梅、李志、赵鑫、曾丽娟、陈晓丹、杨爽、文明玲、谭宏、张,其坤、郑英、黄美菱、颜染秋、罗可、曹丽、余见明、刘丽娟、曾建威、胡敏、王浩江、黄翠容、万志,强,DB5111/T 49—2024,III,引言,明朝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西坝生姜以其鲜、嫩、香、脆,被列为皇家贡品。嘉州府为了,上运皇家贡品“西坝生姜”,官员和百姓为此动了不少脑筋,每年农历五月时节,西坝老木孔、棋盘山,等地,被官府指定地块种植的嫩姜,连苗带泥起出,放入大竹筐里,其上盖草浇湿,装到船上,沿江而,下,经岷江到宜宾,转长江,经大运河到达京城。史料载曰:“土埋之、草盖之、水浇之,水陆并行,至京不腐”,西坝生姜是以四川竹根姜中品质优良的西坝竹根姜为姜种,种植于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等地理环境,按规定技术种植,收获的具有鲜、嫩、脆、香辣味浓,顶端鳞芽,紫红色等特征的块茎姜产品,俗称“五指姜”,又叫“西坝仙女姜”,西坝生姜是川菜中重要的地道食材之一,2014年11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西坝生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本文件是西坝生姜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为指导西坝生姜种姜繁殖标准化生产而制定,DB5111/T 49—2024,1,西坝生姜种姜繁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西坝生姜种姜繁殖的产地环境、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废弃物处理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乐山市平坝区、浅丘区和低海拔山区的西坝生姜种姜繁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884 生物有机肥,DB5111/T35 西坝生姜嫩姜种植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西坝生姜Xiba Ginger,是以四川竹根姜中品质优良的西坝竹根姜为姜种,种植于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等地理环境,按DB5111/T35种植,收获的具有鲜、嫩、脆、香辣味浓,顶端鳞芽紫红,色等特征的块茎姜产品,3.2,西坝生姜种姜Xiba Ginger Seed,是以四川竹根姜中品质优良的西坝竹根姜为姜种,在根茎成熟期收获的具有外形呈竹节状、顶端鳞,芽紫红色等特征的块茎姜产品,4 产地环境,平坝、浅丘区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田块;丘陵山区宜选择海拔高度1200 m以下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地块。生,产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相关规定,5 繁种技术,DB5111/T 49—2024,2,5.1 选种,5.1.1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丰产、抗病虫、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竹根姜作种姜,5.1.2 姜块筛选,选择肥大、皮色光亮、组织致密、肉质新鲜、无皱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姜块,5.2 姜种处理,5.2.1 晒姜,播种前25 d~30 d,选择晴天,从姜窖中取出姜种,平摊在草席或干净的地面上晾晒2 d~3 d,傍,晚收进室内进行困姜。若遇中午日光强烈,不宜暴晒,应适当遮荫。剔除瘦弱、干瘪皱缩、质软变褐或,发软受冻、受病虫危害的姜块,5.2.2 掰姜种,将种姜掰或切成50 g左右的小块,掰姜时若发现芽基部或姜块断面变褐,应剔除,5.2.3 浸种消毒,用39%精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 倍液~2000 倍液,或用23%松脂酸铜乳油600 倍液~800 倍液浸种,10 min~15 min,或……

……